本文目录导读:
内痔疮的症状解析
内痔疮,作为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于内痔疮的位置较为特殊,且症状多样,许多患者对其了解不足,导致病情延误,本文旨在详细解析内痔疮的症状,帮助患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内痔疮的基本概述
内痔疮,又称内痔,是指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上的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久坐、久站、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等,内痔疮的主要症状包括便血、脱出、疼痛等。
内痔疮的症状表现
1、便血
便血是内痔疮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时滴血或便纸上带血,血液颜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便时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2、脱出
脱出是内痔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主要症状,随着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复位,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复位,症状更严重者,除排便时脱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等,都可能脱出,脱出的痔核,极易受感染,每因发炎、水肿、疼痛而发生嵌顿,以致复位困难。
3、疼痛
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病人坐卧不安。
4、黏液流出
直肠黏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产生炎性渗出,使分泌物增多,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随时流出,使肛门皮肤经常受刺激而发生湿疹、瘙痒。
5、瘙痒
因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潮湿不洁,发生湿疹和瘙痒,瘙痒有时是由于内痔脱出因反射作用而引起的。
6、其他症状
晚期内痔,因痔核反复脱出,肛门括约肌松弛,分泌物增多,故肛门缘常潮湿不洁,出现瘙痒和湿疹,严重时还可引起擦摩痛和痒痛,内痔出血还可引起贫血,头晕、倦怠乏力、精力不佳、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是贫血的常见症状。
内痔疮的诊断与鉴别
内痔疮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需与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疾病相鉴别,对于疑似内痔疮的患者,建议进行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内痔疮的治疗与预防
内痔疮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预防内痔疮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肛门清洁、预防便秘等。
内痔疮作为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症状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应加强对内痔疮的了解和认识,及时发现并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内痔疮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