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福州的传统美食与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街头巷尾,一道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美食代表,它就是——肉燕,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每逢年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福州人总会准备一碗热腾腾的肉燕,寓意着“太平”、“平安”的吉祥之意,肉燕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肉燕的起源与传说
肉燕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相传,当时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海味便觉流于平淡,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后赞不绝口,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来,扁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于是又有了“太平燕”之说。
肉燕的主要食材与制作工艺
肉燕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主要食材包括瘦肉和燕皮,燕皮的制作是肉燕的关键所在。
1、燕皮的制作
燕皮是由猪肉和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要制作正宗的燕皮,必须选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制作过程中,首先将精瘦肉用木锤捣成肉泥,然后撒上番薯粉合成硬坯,用圆木棍反复压碾成薄片,其薄如纸,然后折叠裁切晾干,切成丝状称为“燕丝”,切成片状则称为“燕皮”,质量最佳的燕皮,每张如豆腐块大小,色白皮薄,完整无碎,不带粉面。
2、肉馅的调制
肉燕的肉馅通常由猪肉末、香菇、香葱等食材组成,将猪肉末、香菇和香葱切成碎末后,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味精、白糖、料酒、酱油等调料,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淀粉和蛋清,再次抓匀后腌制十分钟,这样调制的肉馅既嫩又滑,口感极佳。
3、肉燕的包制
包制肉燕时,需要准备一碗清水在边上,取一张燕皮放在手上,放上适量的肉馅,将燕皮翻转,盖住肉馅,可以用筷子抵住肉馅将燕皮顶起来,方便包裹,用手抓住肉馅旁边的燕皮,一捏,包裹住肉馅,再将筷子抽出,将包好的肉燕放在盖有纱布的蒸笼里,等待蒸煮。
肉燕的烹饪与食用
肉燕的烹饪方法多样,可以蒸、煮、炸等,蒸制是最常见的烹饪方式,将包好的肉燕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至八成熟即可,蒸好的肉燕晶莹剔透,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还可以与鹌鹑蛋、香菇、肉丸等食材搭配煮成“太平燕”,成为一道丰盛的佳肴。
在食用肉燕时,可以搭配高汤或清汤食用,将肉燕放入碗中,倒入热汤,撒上葱花和香菜末即可,肉燕的口感与馄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其皮薄如纸,口感软嫩而富有弹性;肉馅则鲜嫩多汁,与燕皮相得益彰,肉燕还可以作为早餐、午餐或夜宵食用,深受福州人民的喜爱。
肉燕作为福州的传统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从选材到制作再到烹饪和食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肉燕已经成为了福州的一张美食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如果您有机会来到福州旅游或生活不妨尝试一下这道美味的传统小吃相信您一定会爱上它的。
发表评论